当土地财政这个运转了二十多年的"超级引擎"熄火后,国家究竟在如何规划新的财政模式?
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:
为什么需要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?
这一转型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呈现出什么特点?
对普通人而言,这场转型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?
根据财政部数据,截至2024年底,全国国有资产总额达到368.2万亿元
2010-2020年,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例长期在80%以上
2021年峰值: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8.7万亿元
2022年: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3.3%
2023年:这一趋势延续
2024年前三季度:多地土地出让收入降幅超过30%
更深层的问题: 当房价涨不动、土地卖不出时,地方政府不仅失去了收入来源,还面临着巨额的隐性债务压力。根据IMF估算,2023年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可能在60-90万亿元之间。
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寻找新的财政模式。
现状:全国国有资产总额达 368.2万亿元 (财政部2024年底数据)
但资产证券化率偏低,流动性不足
改革方向:通过IPO、REITs等方式提升资产流动性
提高国企分红率(国资委2025年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:从当前30%提升至50%以上)
盘活闲置资产(如老旧厂房改造、低效用地再开发)
以下是一些被认为面临较高风险的职业类别:
数据处理和录入工作:
数据输入员
簿记员、会计(尤其是处理常规、重复性任务的部分)
行政和办公室支持:
文书人员
前台/接待员(简单的信息处理)
法律助理(基础文件整理、法律研究等)
金融和分析工作:
财务分析师(基础数据分析和报告)
信用分析师
客服和电话推销:
客户服务代表(处理常见、重复性问题的部分)
电话推销员
编码和技术工作:
计算机程序员、软件工程师、数据科学家(AI工具可以协助甚至生成部分代码和处理数据)
尽管如此,专家通常认为AI更多是增强而非完全取代这些技术工作者,将他们从重复性编码中解放出来,专注于更复杂的架构、创新和解决问题。
媒体和创意内容工作:
校对员、文案编辑(AI能进行语法和风格修正)
翻译(基础翻译)
平面设计师(基础设计任务,如LOGO或简单排版)
零售和物流:
收银员(自助结账、无人商店)
仓库工人(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)
司机(重型卡车、出租车,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)
邮政员工(电子通信普及)
总的来说,趋势是:
重复性高、可流程化的任务最容易被自动化。
AI可能会先取代一个工作中的部分任务,而不是整份工作,从而改变该职业的技能需求。
那些需要高度人际互动、创造力、判断力、情感智能、复杂肢体灵巧度的工作,目前被认为是相对“安全”的,例如:心理医生、治疗师、教育工作者、高级管理人员、AI研究员和工程师、以及需要精密手工操作的医疗护理人员和技工等。
问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进监狱了,会有什么样的待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