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7日,国际海事组织(IMO)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特别会议(MEPC-ES 2)进入最终表决日,一场关乎全球航运业未来的关键投票却因突发动议陷入停滞,本应推进的"净零排放框架"(NZF)审议进程被迫中断。
2025年4月11日,MEPC 83会议的最后一天,在经历了连续一周的高强度谈判后,大会最终确认并批准了MARPOL公约附则VI关于“IMO净零框架”的修正案草案。
随后草案以通函(Circular Letter No.5005)的形式分发给各成员国。成员国被要求对草案进行审查,并在10月14日-17日举行的MEPC特殊会议上(MEPC-ES 2)进行表决通过(adoption)。
事实上,在草案形成过程中的一直存在着不停的博弈妥协和舆论攻防。
2021年的MEPC 76会议开启IMO中长期减排措施的工作计划。近4年的时间里,多轮的提案,更新,妥协,合并,到2025年4月的最终文本,已经尽全力争取到了最多国家的支持。
在4月份的会场上,除了美国选择提前离场,并甩出一份未公开的外交照会表达威胁。整体的投票结果是63票赞成、16票反对、25票弃权。
16个反对票以石油生产国为主:沙特阿拉伯、卡塔尔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俄罗斯、伊拉克、伊朗、委内瑞拉、阿曼、科威特、约旦、巴林和巴基斯坦等。
也正是这些国家强烈要求4月11日进行投票。而在MEPC大会上进行投票本身就是一件罕见的事情,因为大多数的会议会在私下的谈判中达成共识。不难推断,以上国家在本周的投票中大概率依然会选择反对票。
选择弃权的国家最值得推敲,主要以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为主,包括:太平洋岛国斐济、基里巴斯、马绍尔群岛、瑙鲁、帕劳、汤加、瓦努阿图、塞舌尔、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;此外,4月份的弃权票还包括乌干达、加纳、埃及和阿根廷。
这些国家虽然也是对“IMO净零框架”充满抱怨,但他们的立场与中东产油国截然相反。
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因其自称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,强烈要求提高IMO温室气体减排目标,采用直接税收的方式,并且要求在基金的分配中获得绝对的优先权。
显然极端的减排诉求无法得到大多数中间国家的认可。
就在MEPC 83会议前夕,太平洋小岛屿国家组建起“6PAC+联盟”,宣传其“优先对待”的政治诉求。此次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反对势力的反对。更偏左的激进派小岛屿国家是否依然会弃权也是一大看点。
目前图瓦卢司法、通讯和外交部长Simon Kofe在近期公开发言:“当一些较大、较富裕的国家还在争论生计面临的威胁时,太平洋岛国却不得不考虑生命和国家地位本身所面临的威胁。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。我们(在国际海事组织)来到这里,是为了引领雄心勃勃的进程,一如既往。我们在第83届海保会上的弃权表明:图瓦卢不会对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予以认可。在本次特别会议上,我们呼每个代表团都为实现公正公平的过渡指明方向。这不仅仅关乎航运,更关乎生存。国际海事组织必须拿出勇气,这一次实现这一目标。”
事实上美国在过去二十年里极少参与到IMO的重大决策中,伴随着美国国际航运业的衰败,美国也很少在IMO的政策制定中发挥重大作用。
拜登政府时代,美国民主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政策,并对航运减排议程采取了默认的态度,甚至总统拜登和前国务卿克里多次为绿色航运项目站台表示支持。
然而,一向反对环保议程的特朗普上台后,美国的态度180度转弯。今年4月份,美国代表团在MEPC 83会议的第一天就离开了会场,并对各国发布了一份外交照会,第一次进行了威胁。
6月份,美国相关议员开始进行游说,呼吁美国政府形成统一立场。8月12日,美国国务卿马可·卢比奥与三个部长: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、能源部长克里斯·赖特和交通部长肖恩·达菲第一次公开发布声明,表达了对IMO净零框架的反对决心。
随后,美国相继向IMO提交了多份立场提案,表达其反对的立场和原因。
一直到MEPC特别会议的前一周,美国正式发布了其制裁措施:强烈反对国际海事组织(IMO)即将表决的“净零框架”(Net-Zero Framework, NZF)提案,并宣布将对支持该框架的国家采取包括签证限制、港口费用、商业惩罚等在内的五项制裁措施。